培养模式——鉴国外通国内 ——访土木工程系王晓红博士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秉着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塑造讲道德、讲诚信和职业化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的理念,汕头大学工学院极力推进别具心裁的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怀着与国际接轨的信心,秉承鉴古通今、学富宇内的想法,我们采访了曾游学海外数年的王晓红博士。
王晓红老师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就读研究生,在滑铁卢大学就读博士,学成之际又执教于国外大学。王老师既是一名工科生,又是一位工程教育的学者,海外数 年的阅历开拓了王老师的视野,更是对滑铁卢大学的本科实践培养模式钦佩不已。亦师亦友的王晓红博士,希望借助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契机,着力调动学生课 堂的学术探究氛围,适时向同学们传承具有严谨、创新、一丝不苟的工程师精神的火炬。
实践培养模式——走入企业的关键
王晓红博士首先谈及位居世界前列的滑铁卢大学,独具特色的本科实践培养模式,特设机构鼓励、协助学生走进企业积累实习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 我国工科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桎梏,国内工科毕业生远不能达到国际化企业的人才要求,而且多数工科生对工程师这一身份不甚了解;对企业的认识层面不够深 入;对公司的经营体制架构、管理方式还处于一种浅尝辄止的认知水平。在这种教育枷锁的束缚下,国内部分工科毕业生失去了与国际化一同起跑的机会。
而汕头大学工学院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契机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在新的理念之下,工学院更鼓励学生走进企业,强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以特有的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思维,尽早让学生们接触一些设计项目,提供给学生机会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深化学生对CDIO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细节之处——彰显工程师的一丝不苟
走进大学的殿堂,部分大学生沉浸于天之骄子的自豪中,未曾对工程师这一集技术含量、高度责任感和专业精神于一身的身份做过定位。作为一位老师,王博士 谈到她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基于课程的特点,尽量多结合与课程相关的工程实例,让学生明白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并且应当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谆谆教诲学生作为一位工程师应当具备的逻辑性思维。适时调动学生的学术探究氛围,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与学生间形成互动的氛围,从而使 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当问及王晓红博士中外学生的差异时,老师以学生们作业的完成情况为实例。从这样一个细节,读出了一个立志成为工程师的学生该有的严谨态度。“在我担任 助教以及在国外任教期间,我发现外国学生做作业时思路清晰、态度严谨的作业本——问题是什么,第一步该解决什么,第二步该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得出什么结 果,从中看出他们认真对待的态度;领略他们的执着的探究精神。因此回到汕头大学教授土木工程系的《工程力学》课时,我同样要求学生们以这样严谨的态度去对 待每一份作业。”从细微之处传承工程师素质教育,深化学生对EIP的认知,摒除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国际化理念、忽略从实践中理解知识乃至获取知识的糟粕,努 力将学生培养成有良好职业道德、敏锐洞察力、严谨探究精神的优秀工程人才。
最后,王晓红博士说道,汕头大学的EIP-CDIO培养模式让新一代的工科生迎来了工程教育的春天。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有系统的工程技术能力,尤 其是项目组织、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改革过程中难免会跌跌撞撞,但相信汕头大学工学院能够在改革中发展、创新,并深化学生对 CDIO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文/09计算机林文佳、08土木罗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