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加强学生的科创能力,4月16日下午,工学院、敬一书院举办了“科研领航行动”(第5期),主讲人赵林爽老师围绕“聚焦机器学习,赋能土木智建”的主题,走进东海岸社区开展讲座。
主讲人介绍
赵林爽,现任汕头大学土木与智慧建设工程系副教授,致力于非饱和土力学、桩基与地基相互作用、智能算法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赵教授于2014年在澳门大学获得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11年获硕士学位,2010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2018年至2020年期间,曾在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多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赵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发表于《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等JCR Q1和中科院一区TOP期刊,研究成果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及地基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精彩回顾
在此次讲座,赵林爽明确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为传统土木工程注入智慧基因,逐步实现智能建造。
赵林爽指出土木工程灾害唯有技术才可破局,通过结合大数据、BIM、物联网、AI算法等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如风暴潮、地震、泥石流等造成的损失。
同时,他给出五大智能建造应用实际案例,分别是:广东凤桐花园、湖南智慧工地、中铁建舟山波音厂房、上海音乐厅修缮、北京冬奥速滑馆,这五项工程都采用了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智能建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对未来的展望,赵林爽认为智能建造技术是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强调“智能建造的本质,是让人与自然更和谐共处。”
总结
本次活动是工学院、敬一书院“科研领航行动”系列主题讲座的第五期。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多元,助学生突破专业局限,拓宽学术视野,洞悉土木工程智能建造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前沿知识传授、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先进技术,点燃创新灵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后,工学院、敬一书院仍继续邀请各系教师党员、研究生党员开展主题讲座,以培养本科生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图文:刘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