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
工学院
首页 /首页 /学院介绍 /最新动态 /正文

教师专访 | 肖成龙:时刻保持热爱和思考

“盲目中最幸运的选择”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肖成龙对于计算机的接触主要停留在玩游戏或上网,OICQ还没改名为如今的QQ时,肖成龙就拥有一个账号,是这个软件最早的用户之一。2003年,恰逢互联网发展势头正猛的时期,出于一点“盲目”和对发展前景的信任,肖成龙选择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但对于软件工程究竟是什么,他其实并不了解。

真正开始学习后,肖成龙才惊喜地发现这门专业“挺有意思,也挺适合自己”。肖成龙还记得,在一门C语言课程设计的课上,他与小组成员一起设计和实现了一款五子棋人机对战的程序,这是他最早接触到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从脑海中单纯的一个想法,到亲眼在电脑屏幕上看到它的运行,这种构思成为现实的成就感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当年那个有些“盲目”的决定,如今看来反而是最合适、最幸运的选择。

本科期间,肖成龙常感觉“比高中还要累”。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作为校训的哈工大,有着扎实的学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早起抢自习的位置是常有的事。因此宿舍楼每一层的通宵自习室就成了他的“第二宿舍”,甚至比在真正的宿舍待的时间还要长。

在肖成龙眼中,大学与高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律”与“他律”。高中时期,大家都按照规定的时间上课、自习,作业也是以“日”为单位完成和提交。但到了大学,课程更多、难度更深、课余时间也更充裕,更多的是自己去做规划。肖成龙笑着说,大一结束回家后,他发现自己瘦了近20斤。“没有因为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而彻底放松”,是适应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点。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保研、考研、留学等未来规划,是全体大学生都不得不面对的。肖成龙也曾有过犹豫,并做了一些尝试。大三寒假,肖成龙独自背着包前往北京参加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大年三十,房东太太端来的一盘饺子让他一直记到了现在。

大三结束后,他得到了用友的实习机会,用友是当时国内做ERP(企业资源计划)最好的软件公司之一。实习将结束时,部门经理希望他毕业以后直接留下来。人生就是这样,往往会偏离最初设定的目标,最后,肖成龙没有选择赴美留学或就业,而是选择抓住哈工大的保研机会,第一年在国内学习,第二年前往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进修。

走下飞机,踏上法国那一刻的新鲜感,肖成龙至今记忆犹新。新奇的异国求学经历,让肖成龙选择在研究生毕业后在法国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继续进修博士学位。

回想起来,肖成龙认为那几年的留学经历影响了自己许多。在学业研究方面,他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就是电子芯片设计自动化,这一研究方向需要用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方法去解决芯片设计中的问题,帮助提高设计效率。肖成龙表示,这是他这几年一直在做,接下来也会继续做下去的方向。

最为重要的影响是心态上的,在法国有一句谚语叫“c'est la vie”,翻译过来是This is life(这就是生活)。这是法国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时,常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意思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肖成龙解释,不能太陷于某些问题,一段时间后也许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解决了,或者是回头看发现压根不是什么问题,这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快乐的源泉在于热爱

现在,肖成龙已在汕大任职超过1年。他认为汕大有自己的特质,汕大学生的“多彩”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布置的作业和实验,总有各种各样的作品出现,“这是最可取的一个地方”。正如罗素所说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而“有趣”“自由”则是同学们对于肖老师教学风格的评价。在课堂上,肖成龙总是鼓励自己的学生,不要有那么多顾虑和规矩。有问题就提出质疑,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打断他的说话。

谈到大学教师的工作,肖成龙坦言自己最初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经过这些年,肖成龙发现自己也热爱这份职业。

肖成龙举了一个例子,哲学家陈嘉映在瑞典留学期间,认识了一位护工,他发现即使做着繁重的工作,那位护工依然每天乐呵呵的,于是就去问她为什么。护工回答:“因为我觉得通过我的工作能让病人得到帮助和康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肖成龙认为让学生在学习后能有所收获,并通过自己的经历或体会给他们带来些帮助,这就是教师的意义。

除了教书育人,肖成龙也热爱科研工作。肖成龙谦虚地说,“我的能力有限,我们系有计算机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在这个领域往前走了10步,我也许就走了1步,但这1步已经让我感到非常幸福了。”


最后,肖成龙老师指出,比起分数的高低,尽早地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学会思考,永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上一条:机械工程学科召开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 下一条:工学院行政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长津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