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洁:
汕头大学17级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潮州人,初中毕业于维兰中学,高中就读潮州金山中学。近日,阮洁成功获得北京大学保研资格。在校期间,阮洁获得二十多个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广东省分赛一等奖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大学期间,她与导师合作,发表五篇论文,三篇SCI,一篇EI,一篇受邀在中国密码学年会做大会报告。她也曾前往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入学以来,每一学年均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并于今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1. 你是如何同时拿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厦门大学的保研资格的?
保研不是草率的决定,是需要花时间准备的。保研的话,很多人会选择海投,看哪所学校给出面试邀请,再去参加。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提前确定目标学校、目标方向和目标导师。我在投递简历之前,做了广泛的调研。在深入了解之后,我对各个团队的特点以及导师的要求会比较清楚,这样一来,我的保研成功率就比没有做过功课的同学要大一些。
至于校内推免资格,个人简历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成功与否,之所以还要面试,是因为需要重点考查个人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
针对外校面试,则需要广泛调研,保研成功者会在论坛、博客、保研公众号等平台上分享学校面试的大致流程、考查重点,有这些资料再着手准备会事半功倍。
还要注意的是,不同专业对保研有不同的要求。拿计算机为例,计算机基础专业知识是考查重点。面试的学校会直接问你怎么理解这个技术,让你运用知识解答题目,而计算机基础专业知识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不可能短期突击的,所以前期积累非常重要。以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它对算法、计算机基础和数学的考查是很重视的。当时,面试官老师让我从这三个领域各抽一题,题目是非常规的,只有把知识内化于心,才有可能去完成。
学校之间的考查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会问一些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比如,有一所学校问我:“你生命中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格局。
2. 为什么选择了北大?
我选择北大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第一是我个人的发展定位。我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相对来说,北大会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第二是我个人对北大的情结。在我去北大交流的时候,我感受到北大胸怀天下、敢为天下先的校风,备受鼓舞,从此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向往成为一名北大学子。
3. 你是如何平衡好科研项目、各类比赛、学业绩点这三者的关系的?
我觉得很重要一点是从大一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影响大学四年的。就我个人为例,我在时间管理上是非常严格的。我首先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再思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想要实现什么目标,接着,才是一个学期的大致计划。在这个学期里又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时间段都会有科研、比赛、考试等安排。以我大一国庆期间为例,我当时的个人计划包括了升学研究、构建知识体系、比赛科研研究,综合能力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整个国庆我都在图书馆完成计划。
4. 你是怎么确立并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我一进大学就有读研的目标,这不仅是出于对本学科的兴趣,更是因为我想走学者路线。确定了读研的目标之后,我又继续思考,读研也分多条路线——保研、考研、申研,究竟哪种途径最适合自己?这些信息都要通过自己主动获取。大一的时候,我就开始询问师兄师姐、老师,并不断查询资料,这样一来,我很早就知道其他院校对研究生的要求,并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我还会去调研哪些比赛是有助于读研的,以及这些比赛的时间,然后我就会知道在哪一个时间点可能需要参加哪些比赛,从而丰富我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不要考虑比赛的难度。每一件事,其实只要深入去做,都是很难做的,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搭建个人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的搭建不仅是目前学科的要求,还有未来研究领域的要求。
我觉得大一刚进校的时候,就要明确自己在这个大学里想学到什么,从一开始就想清楚这个问题,大学4年就会活得明白些了。
5. 你能描述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吗?
我是更倾向于去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是肯定有的。悲伤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遇到问题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去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去改变这件事。同时,时间是宝贵的,我没有时间悲伤,我也不该花太多时间去停滞不前。
我想说,我大学前三年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是比较枯燥的:一直在图书馆,很少娱乐活动。在图书馆,我完成自我的规划,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一步前进。如果不是一直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很难乐在其中的。
6. 为什么选择来汕头大学学习计算机?
选择汕大与自我定位是密切相关的。我追求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我先是想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一开始,汕大最吸引我的点是英语学习环境。后来,我来到汕大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里的自由、人性化与个性化,这也使我更加喜欢汕大。
选择计算机是我思考的一个结果。其实我高中的目标是去北外学外语,但是我高考英语考得不是特别理想。放榜后,我开始思考,我到底适不适合走语言这条路?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读一些逻辑性、条理性很强的书籍时,大脑处于一种很兴奋的状态。如果我晚上睡觉前读微积分、量子物理和计算机之类的书,我会兴奋到失眠。那时,我意识到,我还是偏理科思维的,而计算机很好地符合了我对逻辑的追求。同时,我认为,人工智能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一股真正能改变世界的力量,所以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7. 有些人觉得计算机等偏理工类的专业是男生的特长,对此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所谓“天赋”,其实根本不是天生的,更重要的是一个反馈的过程。一个人做了某件事情,然后TA做得好,别人会赞赏TA有天赋,在这个时候,TA就会觉得,我好像可以做成这样一件事情,然后TA不断去学习,继续输入知识技能,做得更好,这其实是一个正向反馈的过程。很多女生,如果能找到学习的窍门,并且有足够动力的话,也能在理工科大展身手。
8. 你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吗?
我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和自由。一定要找到个人兴趣,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不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进行正循环。
长期发展来说,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成为一个有情怀的学者。我会阅读人物传记,培养自己的学者情怀。同时,我会继续搭建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知识体系,尽快开始了解适应我研究生的方向。我还要培养个人的前沿科学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更细化的规划是,我要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我要养成良好的运动和作息习惯,比如早睡早起。而且,我要成为一个就算在逆境中,也要保持着一份积极和乐观的人。我还要加强通识学习,阅读更多关于经济、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
9. 你的微信个性签名是“是拼了命也要做到”,有什么涵义吗?
那句话在那里已经3年多了。以前,我觉得努力了就好,但是高考让我意识到,“努力去做”跟“拼了命去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态度。当我努力去做事情的时候,我会允许自己松懈。高考的失利让我很遗憾,这种遗憾源于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最终没有做成之间的矛盾。这刺激我更好地去过我接下来的生活,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在大学是要拼命做事的,这意味着我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松懈的关头。
10. 你有什么话想对师弟师妹说吗?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在大学阶段有几件重要的事:首先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结合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树立短期、长期目标,并坚决地执行;其次是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因为大学是系统性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最后机会,同时尽可能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再而是在与各种各样有趣的人的交流中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培养独立人格,并不断优化自己的三观;最后懂得善良和感恩,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希望时光不辜负每一份热爱,愿我们成为“不抱怨,不将就,有自由,有光芒”的中国青年一代!
记者 | 梁晓珊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编辑 | 文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