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
工学院
首页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风采 /活动报道 /正文

汕大奖章提名者丨不满足,不局限,不被定义(节选)

自律带来自由

深夜,讲堂七自习教室里,经常会出现刘炳杨的身影。

刘炳杨是1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大二至大三期间,他是国家级大创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汕头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萤火虫”爱心行动大队的副队长。平时学习、科研任务繁重,熬夜做项目对于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早上五点做完项目去食堂吃饭,阿姨以为我们要去爬山,其实我们是要去睡觉了。”大三通宵做大创项目是常有的事,在他看来,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是做不出好作品的。

大学每个寒暑假他都会留宿,学习新技能、做项目。“我和组员平时没事就会往机电楼跑。”他说。2018年5月,他参加汕头大学-卡尔加里大学CDIO交流项目。他回忆起那段时间,“每天几乎都满课,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项目”,他经常会在实验室里留到两三点,把手头的任务做完再回去睡觉。

16级计算机系的李盛树在大一时便认识了刘炳杨,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与刘炳杨一样,李盛树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时间规划方法。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李盛树便决定读研。他每天晚上都会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在每一个阶段我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大目标,达到目标后我就会奖励自己一份礼物,”大学期间他总共给自己送出耳机、盆栽等43份礼物。

保研至深圳大学之后,他开始了新阶段的规划。“短期目标是争取12月份在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长远一点就是拿到深大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心中的热忱

大一国庆期间和大四上学期,刘炳杨参加关爱麻风康复村活动。村里的老人大多是残疾人,生活有些不太方便。村里没有自来水,村民们只能引水库的水进行过滤,所以水管经常会堵,水龙头也经常坏。“我当时去帮一个阿婆换了水龙头,这也算用上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吧。”这两次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别着急,不要抢材料哈!”孩子们兴奋的叽叽喳喳声与老师维持秩序的声音从教室中传出。“薪火乡传”乡村帮扶工作营的手工课上,刘炳杨正在教孩子们制作投石机。孩子们对这个新奇的装置十分好奇,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手。“当时就是用几根一次性筷子,搭建起一个力学小装置。”刘炳杨参加义教义修时,会把自己所学的机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大学期间他还参加了许多公益志愿活动——参与“萤火虫”阳光社区、在义教义修中传播爱心;参加“温暖人生”临终关怀活动,关爱社会底层的癌症患者。在他看来:“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在社会公益和校园服务活动中去进修。”

李盛树也加入了同一期“薪火乡传”乡村帮扶工作营。

工作营的同学正在教孩子们如何叠千纸鹤,李盛树则作为工作营营长在校园里“巡逻”,仔细地观察着这一切。他蹑手蹑脚地挪到窗边,生怕打扰了认真做手工的孩子们。

一个孩子突然走向窗边,递给他一只千纸鹤。他甚至有些手足无措,愣了一下神,连忙伸出双手接过这只小小的千纸鹤。孩子的这一举动让他十分感动,“当时真的十分开心,感觉我们确实教会了他们一些东西。”回忆到这里时,他发自内心地笑起来。

大学期间,他连续三次参加“薪火乡传”乡村帮扶工作营,分别担任营长、组长等职责。他回忆在义修组工作时,每天早上去村里修电器,把修好的电器整理好贴好标签,再通知村民们前来取修好的电器。对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转换“角色”,磨练自我

“要多尝试、多探索自己、不要有局限性。”韩一凡说。“探索”是韩一凡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在她看来,敢于探索可以让大学生活变得丰富。

韩一凡是16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勇敢”是她最欣赏自己的一点,她会经常走出舒适圈,去尝试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保持自己对事物的好奇。

2018年,韩一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省级比赛中,她和小组成员获得了“特等奖”,并获得了国家级比赛的资格。为了获得高的奖项,她和小组成员在国家级结构比赛中,冒险地减轻了模型的质量,但最终模型还是承受不住荷载,垮在了比赛台上。“虽然减轻模型质量并不保险,但当时只有那样做,我们才可能拿到比较高的奖项。”她说。

她会在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体会不同工作带来的感受。

在“薪火乡传”工作营中,她是义教组的组长。面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韩一凡会展示出严厉的一面。“虽然他们有点叛逆,但我觉得我的管理还是不错的。”她自豪地说。义教结束后,她会继续和小朋友们互通书信,给他们传授学习方法和经验。

她曾作为工学院学生会能力拓展部干事,协助举办了迎新晚会、美食节等活动;也曾担任土木与环境建设联会负责人,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校内比赛。“担任不同活动的负责人,不仅提升了我的组织策划能力,还让我更有责任心了。”

韩一凡GPA综合排名第一,但她表示与大家印象中一头钻进书堆里的学霸形象不同,她有时候也会在ddl(deadline 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完成任务,“学习可能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还是属于那种比较爱玩的类型。”她说,“白天的时候效率不高,所以我经常是在晚上学习。”

平常她会提前把目标安排好做到学业和比赛两不误。忙于比赛时,她会与老师沟通协商,赛后她会将课程内容自学一遍,把作业认真做好。“考试能否拿高分主要还是看平时,平时学习要把弄懂当成是自己的任务。”她说。

“我不能给自己贴标签、让别人轻易定义自己,我拥有无限可能性,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她在个人自述里写道。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物我们未曾去了解,因为有了好奇,所以发现;因为好奇,所以发展;因为好奇,所以进步。它能给予我无限的驱动力,让我敢于挑战,从而钻研其中。”李盛树说。

因为好奇,他们在大学期间不断探索、尝试和突破,最终满载收获地离开校园,去探索如何进一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万杰瑜、黄晨发、蔡燕

(刘炳杨参加2018年校运会男子1500米比赛)

(刘炳杨在CDIO交流项目中在车床上打线圈)

(刘炳杨教孩子们制作的投石机)

(李盛树在参加项目小组讨论)

(“薪火乡传”项目义修组合照)

(韩一凡及其团队获得了土木结构比赛省特等奖)

上一条:十问人物 阮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下一条:2015-2016年度汕大存心义工见面大会暨优秀义工表彰大会圆满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