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
工学院
首页 /首页 /通知消息 /正文

工学院工程研究学术论坛(第741期)

报告嘉宾:丁冰晓(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

邀请人:魏华贤

报告时间:2025年6月30日下午15:00-17:00

报告地点:桑浦山校区 科技楼 521

嘉宾简介:

丁冰晓,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入选湖南省省级人才,申请人主要从事精密机械中的定位平台设计、控制和测量方法研究;基于准零刚度原理的低频隔振和能量收集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在Smart Mater. Struct., J. Vib. Control, Precis. Eng., Sens. Actuator A-Phys,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等期刊发表,共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Google学术被引610余次。担任Journal of Robotics(Wiley)期刊编辑,Machines 特刊的Leading Guest Editor;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Precision Engineering等60余种期刊审稿人,同时连续多年担任澳门特区基金评委,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报告摘要:

本报告将主要介绍柔性微定位平台创新设计和其在精密工程领域的应用。基于柔性铰链的微定位平台因其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集成度高、动态特性好等优点,在微电子制造、超精密加工、MEMS装配、航空航天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基于柔性铰链设计的微定位平台多采用电火花加工技术一次切割成型,减少了传统铰链造成的回滞及装配误差。然而,随着微定位平台功能需求的多样化和平台自身结构的复杂化,一体化平台应用瓶颈日益凸显。例如复杂空间并联机构无法用电火花加工方法一次成型,以及一体化平台只能满足特定功能需求,且加工周期长、功能升级成本高,不利于促进平台的进一步应用。受分子结构启发,在不改变微定位平台运动性能和定位精度条件下,引入基于柔性梁的最小功能模块,装配不同特性的微定位平台能显著提高平台功能柔性、组织扩展性、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应用成本。此外,为进一步扩展柔性机构应该场景,报告人还将介绍基于刚度组合原理设计的具有高承载能力的同时具备低动态刚度特性非线性常力机构在精密打磨和低频隔振与吸能领域的应用。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

工学院

汕头大学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5年6月30日

上一条:任前公示通告 下一条:工学院关于表彰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生的决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