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
工学院
首页 /首页 /学院介绍 /最新动态 /正文

杨楠教授课题组硕士生黄锦伦、宋毅帆分别在《Composite Structures》和《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文章

在机械超材料领域,手性结构在压缩时往往具有扭转变形性能,可以作为能量/冲击吸收装置使用,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在压缩时,外部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手性结构的变形能,还有一部分通过扭转部分与不旋转的施力物体间的摩擦转化成热能。其中,这一摩擦过程的机理尚未阐明。

黄锦伦同学正是从这个切入点开始,研究可控的摩擦系数对吸能装置的吸能效率的控制规律。其中可控的摩擦系数由3D打印的半球状颗粒进行表征,颗粒的密集程度和相对位置决定摩擦系数的大小。该项工作发表在国际知名SCI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s》 (中科院1区,Top期刊,IF=6.603)。

宋毅帆同学从折纸结构入手,将“面片”去除,将“折痕”视为“骨架”设计成手性结构。将两个手性结构并联形成吸能装置,分别设计成两结构“接触”和“不接触”的两种模式。前者在受压时,两子结构自由旋转、无干涉;而后者的两个子结构互相对抗、摩擦,并发现这种对抗能带来很高的能量吸收值。该项工作发表在国内机械领域著名学术期刊《机械工程学报》(核心期刊,EI收录)。

两位同学在科研期间体现出刻苦、坚毅的钻研品质,均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工作,该工作由导师杨楠教授(通讯作者)指导完成。

上一条:汕大工学院学子在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中荣获3项一等奖 下一条:汕头大学工学院计算机系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