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2025届本科的毕业设计答辩即将开始,根据学校及学院对答辩工作的基本要求,现将电子系毕业设计答辩的机构组成、答辩程序安排如下:
一. 答辩分组安排:
  | 组长  | 组员  | 
  | 
  | 
  | 
  | 
  | 
  | 
  | 
第一组  | 徐标  | 庄哲民  | 袁野  | 李兵  | 张榕彬  | 许镇  | 姚瑶  | 
  | 
  | 
第二组  | 施羿  | 方晓生  | 何鑫  | 庄嘉帆  | 邹安民  | 李恪  | 容毅标  | 张钺  | 
  | 
第三组  | 邹延宾  | 李旭涛  | 赖李洋  | 张桂珊  | 黄伟鑫  | 陈俊斌  | 姜永权  | 
  | 
  | 
第四组  | 徐春莺  | 陈力  | 魏楚亮  | 蔡泽民  | 赵雷  | 李文姬  | 王栋梁  | 吴贤警  | 林艺文  | 
二.答辩的两个阶段
1.毕业论文具体内容的检查:
答辩前,由答辩小组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的具体内容进行检查,作为答辩小组评分的一部分。必须在答辩之前完成,地点一般为各专业实验室。
2.答辩:
答辩学生陈述论文,简要介绍其毕业论文的主要观点、写作目的以及结构、特点(时间一般在5-10分钟);答辩委员会教师提问5-10分钟,答辩学生根据所提问题现场进行回答;记录员及时记录答辩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学生的回答情况等;除对学生就毕业设计(论文)中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外,应考核学生掌握与毕业设计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将答辩内容做成PowerPoint电子胶片。
三.成绩评定
答辩小组根据检查结果、答辩情况,指导教师建议成绩,同行评议建议成绩给出分数。采取五级记分制。其中,“优秀”成绩学生论文的评定首先由各小组推荐其小组的优秀论文,然后由“优秀论文评定小组”(由部分骨干教师、各答辩小组组长、及系主任/副主任组成)对所有小组所推荐的优秀论文及其具体项目设计做综合评估,最后评定“优秀”成绩学生论文。
四 . 答辩时间、地点安排
答辩时间为:2025年5月7日(11周周三)
第一组  | 组1:第67890节 E座203 组2:第67890节 E座204  | 
第二组  | 组1:第67890节 E座207 组2:第67890节 E座208  | 
第三组  | 组1:第67890节 E座301 组2:第67890节 E座303  | 
第四组  | 组1:第67890节 E座305 组2:第67890节 E座306  | 
五.答辩之后的一些要求
答辩结束后,学生按照答辩意见最后修改论文,并正式按照学校要求装订论文,并于5月12日汇总回系里。全体学生必须在得到最终成绩确认后方可离开学校,以便及时对论文出现的错误进行更正。
附毕业设计成绩评分标准:
“优秀”:优异地完成了任务书提出的要求,能在某些方面有独特见解,所提观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述有据;毕业设计方案正确,结构合理;独立工作能力强;答辩时概念清楚,能准确无误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良好”:较全面地完成了任务书提出的要求,所提观点有一定的可行性,毕业设计方案基本正确;结构合理;有一定工作能力;答辩时概念比较清楚,基本上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中等”:基本上完成了任务书提出的要求,所提观点基本正确,无原则性错误,但有一些非主要错误,毕业设计方案大致合理,答辩时基本上能回答提出的问题。
“及格”:勉强完成任务书要求,非科学性错误较多,或有个别非主要的原则错误,独立工作能力差,答辩时尚能回答最基本的问题。
“不及格”:未完成任务书的基本要求或依赖教师的指导才勉强地完成了任务书的内容,原则性错误较多,答辩时概念不清,主要问题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
工学院电子工程
2025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