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落下帷幕。在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王奉涛、吴嘉俊、彭世通和郭嘉楠等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工学院学子组成的代表队共荣获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5项和全国三等奖2项。
其中,由吴承彪同学组成的“小豹”队荣获“Simuro足球”赛项全国一等奖;由马汉乾、宋亚涛和姚罗然组成的“泰坦队”荣获“创非凡iLoboke足球”赛项全国一等奖;由宋亚涛、姚罗然和罗鸿杰组成的“五星上将”队荣获“微型无人机”赛项全国一等奖;由张为栋和陈嘉俊组成的“对对队”荣获“智慧零售”赛项全国一等奖。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是国内首个提出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的全国性学科竞赛,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大赛以推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核心目标,致力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其实践、工程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人才。
本次大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200余支参赛团队同场竞技。汕大工学院学子组成的代表队在“Simuro足球”、“创非凡iLoboke足球”、“微型无人机”、“智慧零售”、“格斗”和“全地形协同机器人”等多个项目进行角逐。
自去年12月份开始动员学生参赛,至春季学期开学后正式进入备赛阶段,学期后半阶段与暑假则进入高强度的集训与技术攻关阶段。备赛期间,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充足的训练场地和稳定的研发环境,为技术攻关与方案优化奠定坚实基础。在各项集训活动中,参赛团队选择放弃休息时间,秉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奋战在训练室,通过持续付出,不断试错、纠错,攻坚克难,确保水平稳步提升,最终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喜人成绩。
此次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工学院学子在国家级顶尖赛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人才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这一成绩彰显了工学院学子在机器人控制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扎实功底和创新精神,也必将激励更多学生投身科技创新浪潮,在各大竞赛舞台上展现工学院学子的卓越风采。
机械工程系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项竞赛,不断完善竞赛设施,设有机器人竞技创新工坊,组建了AI科技俱乐部,搭建多个具有特色的AI科创平台,利用有限资金先后购置了足球机器人实战平台、机械臂灵巧手平台、人形机器人标准平台、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平台、微型无人机、拓竹3D打印机、机器视觉多功能场景实践平台、AI视觉检测设计虚拟仿真平台和Simuro足球仿真软件平台等设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以大学生教学/竞赛/科研融合为中心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整体提升以比赛驱动教学实验、教学研究、竞赛实践等各项水平。
文字:吴嘉俊 图片:机械工程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