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天德,工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汕头大学卓越人才计划 (优秀青年人才) ,汕头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19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导师为邵龙潭教授。2019年-2021年在深圳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为陈湘生院士。长期致力于岩土体风险评估、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岩土体微细观孔隙结构及数值模拟、工试验测试技术与仪器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合作)、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新疆大学等企事业委托项目等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4项。主编出版本科教材1部,申请/授权发明专利 4 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18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5篇),发表的期刊有:Journal of Hydrology、Engineering Geology、Acta Geotechnica、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岩土工程学报等。
01亮点工作
亮点工作一:基于CT扫描与REV分析的花岗岩残积土孔隙结构与渗透特性研究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CT扫描技术与代表性单元体(REV)分析的花岗岩残积土孔隙结构与渗透特性定量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孔隙尺寸、改性材料以及REV尺寸的影响,并巧妙融合了微型CT扫描、图像处理、孔隙去除、渗透率模拟等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研究采用微型CT扫描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非破坏性可视化分析,结合废弃材料探究改性影响;借助Avizo软件精准识别控制特定孔径范围内的孔隙,分析REV尺寸对三维孔隙特征的影响;构建PNM模型模拟不同孔隙结构下的土壤渗透过程。实验结果表明,100-300 μm孔隙对渗透率贡献最显著,5000 μm为改性土壤最佳REV尺寸。本研究揭示了孔隙结构、REV尺寸与渗透率的内在联系,为制定有效的土壤渗透性改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亮点工作二:颗粒级配对花岗岩残积土孔隙结构与水力性质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针对花岗岩残积土孔隙结构与水力性质关系不明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射线CT扫描与压力板试验的分析方法,旨在探究不同颗粒级配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水力性质的影响。研究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CT技术和压力板仪,着重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①量化了三维孔隙结构特征与水力性质间的关系;②阐明了粒径减小对微观孔隙参数的影响,如孔喉半径、连通孔隙率与分形维数等;③揭示了较大颗粒如何改善土壤的饱和水力传导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微孔隙的空间变化和复杂孔隙结构有助于提升保水能力,为实际工程应用中合理调控土壤水力特性提供了依据。
亮点工作三:干湿循环对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结构演变影响机制研究
本研究致力于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湿循环对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结构演变的调控机制。通过结合X射线CT扫描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明确了干湿循环次数对二维孔隙分布的影响,并揭示了干湿循环对孔隙连通性的影响:干燥过程降低孔隙空间的连通性,增加孤立孔隙的数量,而润湿过程有助于恢复失去的孔隙和连通性。实验结果表明,连通的大孔隙在饱和水力传导率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干湿循环作用下土壤大孔隙结构响应机制的理解,也为预测和评估相关土工性能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02代表性成果(*通讯作者)
[1] Yinwei Luo; Tiande Wen*; Xue Lin; Xiangsheng Chen; Longtan Shao. (2024).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ore-size influence on granite residual soil permeability using CT scanning.Journal of Hydrology,645(1-2):132133.(中科院1区-TOP)
[2] Tiande Wen*; Yinwei Luo; Mingye Tang; Xiangsheng Chen*; Longtan Shao. (2024). Effects of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size on Three-dimensional Pore Characteristics for Modified Granite Residual Soil.Journal of Hydrology, 643(5):132006.(中科院1区-TOP)
[3] Tiande Wen*; Xiangsheng Chen; Yinwei Luo; Longtan Shao; Geng Niu. (2023). Three-dimensional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hydraulic properties under different particle gradation b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Journal of Hydrology, 618: 129230. (中科院1区-TOP)
[4] Wen, T.*, Chen, X., & Shao, L. (2022). Effect of multiple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on the macropore structure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 Journal of Hydrology, 614, 128583.(中科院1区-TOP)
[5] Wen, T., Wang, P., Shao, L.*, Xiaoxia, G. (2021).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soil shrinkag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Engineering Geology,284(4):106035. (中科院1区-TOP)
图文: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