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
工学院
首页 /首页 /学院介绍 /最新动态 /正文

蓝色双院 | “科研领航行动”(第10期):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机械超材料

为促进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深度互动,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工学院、敬一书院于10月22日下午开展“科研领航行动”(第10期)。主讲人杨楠教授围绕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机械超材料”开展讲座。

01 主讲人介绍

杨楠,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汕头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点专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STU-GT联合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天津市 “131” 创新人才(第二层次)、汕头大学卓越人才等人才计划。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研究领域涵盖机械超材料、机械计算、多孔结构材料、人造肌肉、生物材料以及材料 “结构 - 功能” 关系。

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华盛顿大学航空航天部 / 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维也纳技术大学开展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折纸艺术启发下机械超材料的静力学与动力学行为、多孔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机理、多孔结构、机械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等;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Research》、《Advanced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Additive Manufacturing》等国际期刊;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外审专家,为《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多本顶级国际期刊审稿。

02 精彩回顾

在此次讲座中,杨楠教授首先提出“何为机械超材料?”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进入机械超材料的世界,以“材料”为切入口正式进入主题内容。

在后续讲解环节,杨楠教授巧妙运用“图文+视频”的多维呈现方式:针对负泊松比设计、生物启发材料等专业内容,他通过援引多篇权威文献夯实理论深度,确保讲解的专业性与严谨性;而面对抽象晦涩的力学原理时,又借助动态视频直观演示结构变形与力的传递过程,将原本艰深的知识拆解为清晰易懂的视觉逻辑,让听众轻松把握超材料设计的核心精髓。

其中超材料+机器人、力学隐身衣、新型机械计算机等内容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欲望,如演讲展示的“Self-Folding Crawler”,靠自身结构的折叠实现移动,模块化origami 把材料拆成一个个小模块,通过调整模块的折叠方式,能让应力“绕道而行”,就像给结构穿上“力学隐身衣”。

03 总结

这场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想象力的启蒙”——当人类开始用“结构设计”赋予材料“超能力”,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边界,正被不断拓宽。相信此次讲座能够点燃同学们的创新灵感,学会理论与实际结合。

未来,工学院与敬一书院将继续开展高质量学术活动,助力学生在科研道路上奋勇向前。

图文:张晓美


上一条:红色学院 | 工学院“红星领航团”成立大会暨“领航课堂”(第1期)圆满举行 下一条:红色学院 | “党旗下的青春”(第三十五期):党建引航·青春筑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