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下午,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在科技楼521会议室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邀请获批国家面上基金的王奉涛教授和获批国家青年基金的夏雷雷老师分享项目成功经验,旨在帮助系内教师破解申报难题,提升2026年国自然基金申报成功率。
交流会上,王奉涛教授以“2026 年国基申报选题与撰写”为主题展开分享。他提出选题需遵循 “3+X” 原则,即明确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还需结合学科优势与地方产业特色。汕头在新能源(海上风电)、新材料(增材制造)等领域产业基础扎实,而机械学科在风电、智能控制、齿轮精密制造等方向实力突出,教师可从中挖掘选题方向。在撰写环节,王教授以“裂纹扩展机理引导的超长海上风机叶片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智能健康监测”为例,详解机理、机制与路线的梳理逻辑,指出实验撰写需明确数据采集方法与验证流程,图表要直观呈现研究架构与技术路线,帮助评审专家快速把握研究核心。
夏雷雷老师则以自身获批项目“磁流变弹性体可编程材料的设计和跨尺度调控机制研究”为案例,从选题、科学意义、研究内容等八大模块拆解申报书撰写技巧。他强调选题要贴合自身研究基础,既要关注前沿热点,也要瞄准领域痛难点,避免 “重点不明确、逻辑混乱”;阐述科学意义时,需先铺垫研究背景、点明行业困境,再清晰说明研究内容与价值;研究内容与目标要层层递进、相互呼应,关键科学问题需聚焦核心,避免混淆科学问题与工程问题。此外,夏老师特别提到技术路线图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图表 “讲故事”,确保逻辑清晰、视觉直观,同时在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部分,充分展示个人前期成果与学校实验平台优势,增强评审专家信任感。
两位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战案例,内容详实。教师们围绕选题方向、撰写细节等问题积极提问,两位老师逐一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此次交流会有效帮助老师们厘清基金申报的思路,解决撰写中的诸多困惑,为后续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学科将持续组织其他活动,帮助大家提高基金申报书质量,争取2026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图文: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