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13
Hey,我是周小航, or you can call me Sherry, 是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样说好像又回到了大一一样)。目前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波士顿大学、塔夫茨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高校的offer。
感谢系里的邀请,让我来分享自己留学申请的故事。特别感恩在BME的这4年,还有申请期间,得到了系里许多老师莫大的帮助,所以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也算是一种回报吧。
为什么要出去读书
给offer们来一张合影
让自己再“锋利”一些
在教室里的我们都是选择了少有人走的那条路
当然申请不可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不能仅谈理想,还要应对骨干的现实。说实话,作为第一届的STU-BMEer,这样的标化成绩和软性背景条件,我不知道自己能去到什么级别的学校,能做的只有让自己的背景条件再“锋利”一些。我倒不想分享如何准备这些标化考试,因为各个平台上有太多比我厉害很多很多的学习博主分享过备考经验,大家选一款适合自己的,然后奋力去冲就好了。
我很想说的是这整个过程,大概是要抱着这些事情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简单,还有我好朋友的那句话“BME的怕什么” 的心态去完成它们。
因为申请美国院校,所以我要准备语言考试(IELTS/TOEFL)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样的好处是多条任务线一起做,没有那么枯燥。我的生活不仅有考试和做题,还有大学的课程(GPA不能翻车),还可以在各个城市间来回往返游玩(xin ku ben bo),还可以迎接心情的起起伏伏(做好考试失利的打算),还有准备申请的其他材料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大概是选择了这种生活,享受它带来的美好,也愿意承受它带来的一些压力。
独自在各个城市间奔波,自由又魔幻
我不觉得自己擅长考试,也不是应试教育的成功产物。但可以肯定的是,语言考试考察的是语言和逻辑,并没有那么应试,而且确实证明了那一点“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许多事情都变得水到渠成了”。
去经历
跨年那天大家在跨年,自己在模考GRE
(然而做得太烂了,但又接到了远在异国朋友的电话,受到了莫大的鼓励😭)
后来我发现考试只不过是我申请遇到的各种困难的一小部分,就好像申请也不过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但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倒不是收获了怎样的offer,而是成长。在我高中很绝望时,我读到了村上春树的那句话:“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我当时想这也太乐观主义了吧。但现在看来,真的会不一样,但是前提一定要是“去经历”,让自己去经历、去尝试更多的事情,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之后,自己待人接物、看事情、想问题的角度可能会变得不一样。
最后
把我刚开始准备申请时
写给自己的话分享给大家吧:
要胆子够大,要足够笃定,要敢冲。